热门关键词: 抑郁焦虑咨询 婚姻情感咨询 出轨
首页 > 家庭困扰 > 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难处的心理根源

2017-07-08 12:25:30    来源:     阅读:

   近来婆媳关系来苏州心理咨询机构辅导的日渐增多,究其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直接影响我们社会的稳定。为什么婆媳关系难相处和谐呢?依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婆媳对儿子兼丈夫的情感占有欲及“恋母情结”等角度去解释。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时, 婆媳双方常常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结果两方都不满意,处在婆媳之间----儿子兼丈夫角色的男人们:为了维系婚姻关系,在两个女人之间受过多少夹板气、赔了多少笑脸、编了多少瞎话......

  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父母儿女以血脉相连,在以父子轴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里,亲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会弱一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些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由角色身份固定下来的。因此,我们对这些关系在情感表达上就形成了各自的-----“等差之爱”。意思是说,在亲子之间、夫妻之间、手足之间都有来自角色身份规定的情感。既“应有之情”。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伦理规范,也有不同的情感类型。

  当原本两个没有亲缘关系---“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爱“走进一家门”的时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动的。婚姻不仅带来了夫妻关系,而且也带来了一大串家庭关系身份,新娘子一下掉进了一张关系网当中,需要四面应付。婆媳关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而对于媳妇来说,婚前与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较少,所以,对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对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员就只有“应有之情”。

  那么“应有之情”只是一种根据角色规定的情感,例如传统伦理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这种义务之情由于仅仅是义务,很容易让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媳妇心里会想:我们之间没有交情,我不是你从小带大的,因为结婚,我就要对你百般照顾,我自己的父母我还没来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现在这样我就很不错了。婆婆心里会想:你在我家里出出进进,就是一家人了,你应该像个儿媳妇的样子啊!所以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两方不满意就产生了。

  首先,当婆媳之间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界限,就会对--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其次,双方的心理预期:婆婆看到媳妇与自己的儿子结婚,走进自己的家,就会本能地形成一种预期,那就是儿媳妇应该像女儿、儿子那样对待自己。可是往往儿媳妇因为缺乏“真有之情”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儿媳婚后改口称婆婆为“妈妈”,也会本能地将婆婆的行为与自己的母亲相比,形成婆婆应该像母亲这种预期。当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第三,在传统社会里,女性嫁到夫家后,对于娘家来说,已经是一盆泼出去的水。姓名被改变,或是只保留娘家的姓氏,变成“王李氏”、“张刘氏”,或是本名前冠以夫姓,成为夫家父子轴上的一个配角。娘家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家,为父母养老送终的真情表达受到了限制,而夫家也还不是自己的家,要对陌生人生出真有之情并非易事。因此,媳妇处在卑微的地位上,一熬就要几十年,直到成了婆婆,夫家才终于变成了自己家。

  中国社会里传统的“父系”制度强化了生男嗣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媳妇而言,要巩固自己在夫家家族中的地位就得靠替夫家生出子嗣,惟有如此才能延绵夫家家族的香火并提供祖先祭拜时主要奉祭的人员。但若生不出子嗣,则恐遭休妻或纳妾的命运。在这重重压力之下媳妇由年轻到熬成婆婆的这一路上,儿子便成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寄托也是最重要的生活依靠。然而,这种因文化结构限制而更形强化的母子连结不但造成婆婆对儿子的绝对偏袒,更对婆媳关系而言成了一大致命伤。

  不满的情绪出现后,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那就是认为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永远不会变成母女关系。有的婆婆说:“无论你怎么对她好,她也不会变成你的女儿的。”媳妇就更容易说:“哪个儿媳妇是婆婆生的、养大的?她怎么会对我像对她女儿那么好呢!”她们都不懂得通过对方的母女关系来看对方的情感和人品,来体会对方的真情。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成为家庭关系的新的情感支柱。

找到我们FIND US

心理咨询热线:15050483212

咨询QQ:2521293837

微信:15050483212

15050483212 工作日:8:30-18:30
双 休:9:00-18:00
免费咨询请扫二维码